红叶石楠苗主要通过扦插繁殖培育,具体步骤如下:
一、苗圃地选择与准备
选地要求:选择质地疏松、肥力充足的砂壤土或轻黏性壤土,确保地势平坦、水源充足、排水顺畅、交通便利。避免连续培育同一种红叶石楠苗的地块。
整地做床:秋后进行深度为25 - 30cm的翻耕,并施足腐熟农家肥。春季进行耙平耢细工作,清理苗圃地中的杂物。制作宽度为1.0 - 1.2m、高度为20 - 30cm的苗床,步道宽度留置35 - 40cm。
土壤消毒:播种前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五氯硝基苯拌土进行土壤消毒,或采用福尔马林或硫酸亚铁溶液喷施苗床。
二、插穗选择与处理
插穗选取:选择当年生、半木质化、生长健壮且外皮光滑的嫩枝条作为采条对象,确保无病虫害。
插穗剪取:按照5 - 10cm的长度剪取插穗,并在每个插穗上保留一两片叶子,叶片可剪去1/3 - 1/2,以减少水分消耗。剪切时,上下口需保持平整光滑,上口平齐,下口斜剪成马耳状。
生根处理:将插穗按部位分类扎捆,并用生根剂溶液浸泡下切口6 - 8小时,以促进生根。
三、扦插操作
遮阴搭建:在苗床上搭建遮阴棚,高度控制在1.8m以上,遮阴网遮光率约75%。
扦插方法:扦插前确保苗床已浇透水。用扦插锥在苗床上扎孔,行距控制在20 - 30cm,株距为10 - 15cm。将处理好的插穗直插孔中或直接扦插至土壤松软处,深度约4 - 6cm,确保上部露出叶片和顶芽,并与土壤紧密接触。插后需喷水保持湿润。
四、插后管理
水分管理:扦插后应立即浇透水进行定根,之后根据土壤和基质的水量情况及时补水,确保水分充足供应。在扦插后的1个月内尤其要注意保持湿润环境。
施肥管理:大约10 - 15天后,插穗开始生根;30天后新根大部分长出;45天后基本全部生根并进入旺盛生长期。此时需要及时补施复合肥并控制杂草生长。
病虫害防治:使用百菌清、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,同时注意清除病死苗以避免病菌扩散。
炼苗处理:8月中旬至9月初可进行通风炼苗工作以增强幼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;随着气温下降逐渐撤掉遮阴网增加光照进行炼苗以提高透光率。经过炼苗的扦插苗能完全适应自然环境,第2年春季便可出圃移栽定植或进一步培育大苗。